yiliao10002022-07-02 13:17:04
这份报告在整体思路上可圈可点,但深入到行业中难免有偏颇之处,且留个备份吧。
小饭桌FA团队出品
周怡 范晔
一、中国互联网医疗行业概况
二、互联网医疗行业投融资状况
三、互联网医疗行业内典型公司分析
四、医疗行业未来发展趋势
五、医疗行业未来投资趋势分析
六、国外先进医疗健康模式分析
1、医疗行业市场规模及增长情况:
2015年中国移动医疗市场规模将达到48.8亿元人民币,较2014年增长62%。
2、中国互联网医疗行业生态图谱:
1、互联网医疗行业投资呈迅猛上涨趋势
2011-2015年,互联网医疗领域融资额不断增长,2015年互联网医疗融资额达到18亿美元,相比2014年增幅为28.5%。
2、早期互联网医疗项目呈现增长趋势
3、行业独角兽涌现
平安好医生
致力于打造中国的HMO模式
平安好医生构建“医+药+信息”三层医生体系:
1)医:自建全职医生团队,签约50000名主治医生。
2)药:和上海医药旗下的华氏大药房合作,收购了医药电子商务平台合肥快易捷药品交易网。
3)信息:4款App沉淀数据。
线下医疗资源:
1)平安健康险和2500多家医院签约合作。
2)平安签约了1000家以上的合作体检机构,未来还将签约健身、中医理疗、专科等各种线下的医疗机构。
微医
全国互联网分级诊疗平台
春雨医生
移动医患交流平台
杏树林
专业级医患管理工具
产品线:病历夹、医口袋、医学文献、大话医学。
商业模式探索:医药厂商付费模式是杏树林未来探索的盈利模式,杏树林帮助厂商向医生推送医药信息,实现数字化营销用户流量和相关病历数据是杏树林的主要资源。
趣孕
针对备孕人群的服务平台
掌上糖医
软硬件结合的糖尿病管理工具
杏仁医生
移动医疗管理平台
1)熟人医疗:医生患者线下见面后接入杏仁医生系统。
2)杏仁医责险:联合众安保险正式上线杏仁医责险,为平台医生提供保障。
3)切入实体医疗:2016年杏仁医生计划开多点执业工作室
医联
搭建医生之间的关系链条
育果医生
高端医疗保险社区
1、医院分级诊疗、医生多点执业是提高医疗资源配置的必经之路
2、互联网医疗与商业保险合作形成商业模式
3、医生端产品增加,但商业模式仍在摸索中
移动医疗的C端市场需求量大,但存在很多问题:
1)政策壁垒和商业模式有很多挑战
2)用户教育成本大,依靠补贴难以培养消费习惯
3)商业模式不清晰,用户粘性低,盈利难
医生端医疗产品提供新的发展思路:
1)医生工具使用频率高,用户教育成本低
2)患者对医生有信任,补贴需求减弱
3)医生工具变现渠道相对较多
互联网对医疗行业的渗透和改变是大势所趋,无论是医生还是患者端,目前整体仍处于发展初期,商业模式、企业成长性仍待进一步验证。
1、2016年市场整体收紧,医疗是投资热点之一
2、线下医疗服务投资将获得较快增长
3、互联网医疗的商业模式有待探索
互联网医疗无法按照传统的TMT思路投资,目前几乎所有的医疗项目的盈利模式都在探索之中,无法产生大规模营收。
目前医疗产业投资支持这类公司继续发展探索商业模式,未来这个领域的投资将更加常态化。
4、A轮融资难度将进一步加大,技术和服务驱动的实体医疗公司受到欢迎
2015年天使投资数量大,同一领域有很多类似模式的天使项目,2016年这些项目A轮融资难度变大。
5、部分领域收购行为将变得活跃
6、强互联网或强医学背景团队被投资机构看好
- 梅奥诊所 -
- 凯撒医疗 -
中国一些医疗公司试水HMO模式,如平安好医生,卫恩保健等等。但是,中国实行HMO模式存在的问题:
1)对医生资源的掌握
医生是HMO体系的核心之一。HMO体系内医生资源是医疗服务的提供方,也是降低成本的关键。中国医生资源分散,目前来看执业有限制,这是实行HMO模式的一个主要问题。
2)医疗控费难度大
HMO的核心理念是降低成本,中国医疗机构的运营不是以控费为目标,而是以营收驱动。过度诊疗提高医疗成本,由此带来医保理赔率过高,保险公司持续亏损,造成恶性循环,不利于行业发展。
- Oscar Health Insurance -